
時間:2021-03-02 作者:港勤商務 瀏覽:
對于很多香港企業而言,2020年的開局可謂是“地獄模式”:當香港經濟還未從去年社會活動及中美貿易戰的打擊中復蘇,又突然迎來新冠肺炎(NCP)疫情的迎面重擊。

銀行業三成分行停業,券商基金等金融從業者居家辦公為主
新冠肺炎疫情加劇后,香港銀行業三成分行停業,五大行共關142分行。而部分券商、基金等金融機構則相應推遲了復工時光或居家辦公。
基于新冠肺炎在港確診病例逐步增長,為預防疫情擴散,包含香港三大發鈔行在內的多家本港銀行從2月1日起暫停部分分行營業。依據銀行提供的信息,全港約有三成分行暫時關閉,繼續運作的分行中有部分縮短營業時光。中銀香港有49間分行暫停營業,占該行逾190間分行約25%,占比最多。另外,東亞銀行、南洋商業銀行和建行亞洲各有14至20間分行暫停服務。交銀香港暫停8間分行服務,工銀亞洲暫停西九龍站個人理財中心服務。從2月3日起,匯豐、渣打、工銀亞洲等多家銀行暫停部分分行服務,匯豐強調柜員機服務不受影響。恒生則自2月5日前,分階段暫停18間地面分行、10間港鐵站辦事處及3間商務理財中心服務。
此外,有多家銀行縮短分行營業時光,恒生周六停止營業時光提早至中午12時,招商永隆、集友銀行和富邦銀行等提早停止周一至周五的營業時光。
近期,與香港一些朋友之間的問候,開場白大都是“你在家里辦公么”?而答案大多是確定的。當然,也有例外,比如建筑業、餐飲業和零售業。
身邊有很多從事券商、基金等行業的朋友在復工后,也大多以居家辦公為主。這其中包括外資、中資和本港的金融機構。如申萬宏源香港、中信銀行國際、法國巴黎銀行等。其中,一位基金管理公司的基金經理朋友也證實,他們位于中環IFC的9樓辦公室隔壁的Blackstone辦公室里面目前也是空的。
據了解,有部分金融機構采用部分要害人員到崗,大部分非必須到崗員工在家辦公的模式。有一些要害崗位如交易員或基金經理有時是須要到崗的。當然,這些崗位一般也會輪崗,而大多數金融行業從業人員還是以居家辦公為主。一位從事債券交易的朋友表現,“沒有必要的情形下就不用去公司”。而另一位在商業銀行從事機構業務的朋友,也是居家辦公。
此外,香港特區雇員居家辦公的支配也獲得了延伸,由本來2月2日延至2月9日。當然,上述支配不實用于提供緊迫和必需服務的雇員。
建筑業停工、酒店零售失業率5.2%,8大行業遭疫情重創
受疫情連續影響,因建筑工地人員密集,為保障員工安全,大型地產商新世界發展10個工地率先停工至少2周進行防疫,并且視疫情發展再定復工時光。
而香港建造商會則料會有更多地盤停工。香港建造商會預計,全港二至三成工人新春回內地探親,不排除其他建筑商陸續停工。香港建造商會會長陳修杰估量,到內地度春節的活躍工人約有10萬人,因應疫情防疫斟酌,個別承建商或要求由內地返港工人申報健康或隔離,導致開工人數減少。他不排除其他地產商會因應疫情惡化而有更多地盤停工。
香港建造業總工會會長黃平表現,雇主擔憂曾到廣東省的工人返港后流傳肺炎,要求工人留家等待開工通知。他指工人開工不足嚴重,大建筑商發布停工,并擔憂其他企業仿效,將有更多人無工開而無收入。工人開工不足疊加疫情雪上加霜,工人將手停口停。他建議“要提早發放失業現金津貼給工人,等到10月,工人應已餓死”。
當然,也有例外,如港鐵旗下所屬黃竹坑站上蓋物業則處于正常開工建設狀況。其承建商為中國建筑。
疫情導致市民減少外出花費,令不少臨時工種及兼職工作的人員減少工作機遇或失業。有本港市民指受疫情影響,已很多日沒有開工。除了建筑業,以下行業同樣深受打擊:
一是展會從業者。不少大型公開運動,如展覽、展銷會等都被撤消,從業者近日都很難找到工作機遇。二是興致班導師及私人補習老師。因學校停課,部分家長也不放心讓子女出外加入興致班及補習班,使不少課堂因家長要求或收生不足而撤消,使有關導師及補習老師無班可教。另外,為減少人與人接觸,不少家長都暫停了上門補習。三是表演工作者。不僅香港藝術節2020的所有節目被撤消,就連康文署轄下所有表演場館亦暫停開放。這可能是藝術工作者大感工作艱巨的時刻。四是空姐。國泰及國泰港龍航空傳將于3月強制員工放無薪假,就算有工作,飛翔時數也可能減少,國泰在1月28日就發布“由2020年1月30日起至3月底,將會逐步減少交往香港及中國內地航班50%或更多的運力”。五是酒店從業者。統計處1月20日發表失業報告,其中住宿業的失業率維持在5.2%,為3年以來高位。酒店因入住人數減少,得削減人手維持營運,就算沒有失業,也會放無薪假,令變相減少收入。六是旅游從業者。疫情肆虐下出入境風險很高,故旅游人數顯著減少。不少旅游業人士仍在放無薪假。七是出售員。與酒店業人士一樣,零售業的失業率同樣維持在5.2%。疫情影響下,致使花費銳減,零售業岌岌可危。
以上相干職業,可謂手停口停,疫情當然會令上述從業者深感徘徊,特殊是家庭負擔重的打工仔,在這段時光更是雪上加霜。
因應疫情擴散,香港各級學校停課至3月16日
2020年2月13日,香港特區教育局宣布《全港學校延遲復課的相干支配》,指出依據新型冠狀病毒沾染疫情最新發展,發布全港學校(幼稚園、小學、中學、特別學校及提供非正規課程的私立學校)進一步延遲復課時光暨最早在3月16日復課。教育局會繼續聽取醫學意見,并斟酌學校的籌備及社會防疫物質的供給等,會再做進一步的評估,當一切條件具備時,才會決議復課日期。
教育局強烈呼吁,要增強防疫辦法。指停課是愿望學生留在家中,減少社交接觸,避免在小區走動,并且暫停集體運動,減低受沾染的風險。同時提出“停課不停學”。勉勵學生進行網上學習,教育局為學校和學生提供網絡學習資源。此外也對學校提出要求,學校應增強校舍干凈,做足預防辦法,堅持校舍開放,支配恰當人員當值,對家中缺少照料而回校的學生進行照看。及跟進學生的學習狀態,繼續為學生提供適合的學習運動等。
因斟酌到新近疫情仍然非常嚴峻,并可能維持一段時光。教育局局長楊潤雄表現,因疫情未減退,決議全港學校不早于3月16日復課,身處外地學生無需急于回港,本港學生亦應避免離港。
此前,港府已數次延遲全港學校停課時光,從2月17日延后至3月2日,再延后到3月16日。
早些時候,林鄭月娥也指出,特區會不斷監察疫情和防護物質供給,以至其他因素,以決議是否復課。教育局會就復課、停課、公開測驗等事宜,與業界切磋適切支配。
港府設防疫抗疫基金,重點支撐受疫情嚴重影響行業
日前,因應新冠肺炎疫情,香港特區將100億元防疫抗疫基金加碼至250億元,共推21項辦法,有關防疫抗疫基金所提供的一系列辦法,由學生、低收入家庭以至商界都可受惠。
特首林鄭月娥強調,防疫抗疫基金有兩大目的,第一是增強全城防疫;第二是支撐因為疫情受創界別、行業及其員工,避免大范圍企業倒閉或裁員呈現。特區將向立法會財務委員申請不少于250億元撥款,以進行一系列紓困辦法。
針對旅游、零食、餐飲等行業在疫情下受挫,多個行業可獲發放一次性津貼,包含持牌旅行社可獲8萬元津貼;持牌餐館及工廠食堂20萬元;涉及逾百億元。持牌小食食肆、食物制作商、新穎食糧店、燒味及鹵味8萬元;零售行業商戶8萬元;持牌小販5.000元。
部分行業如會展業、文化事業、創科業,如因疫情裁員,日后會失去發展動力,故會實時提供援助,使其于疫后能繼續發展。同受影響的自資及津助幼兒中心,港府將提供資助,并向領取2019/20學年學習津貼的學生,提供額外1.000元津貼;全港約20萬戶低收入家庭平均每戶可獲5.000元一次性津貼,且毋須審查,涉及10億元。
其重要救市抗疫辦法還包含:由斥資繼續全球采購口罩;資助私營企業在本地樹立本地口罩生產線;向醫管局發放額外47億元,為衛生署在今明兩年財政年度提供足夠預算;增強建筑業工地防疫辦法,為所有承建商提供一次性撥款,為24萬工友提供一次性津貼。等等。
林鄭強調,基金聚焦支撐受重創的業界,重要與防疫抗疫有關,其他利民紓困辦法,則留待本月底的財政預算案頒布,否定新頒布的辦法是“亂派錢”。
去年四季度失業率升至3.3%,酒店零售餐飲失業率處三年高位
1月20日,香港特區統計處頒布,10月至12月經季節性調整的失業率為3.3%,較9月至11月的3.2%有上升趨勢。10月至12月,總就業人數減少約12.800人至3.817.800人,總勞動聽口減少約14.200人至3.941.800人。與花費及旅游相干的零售、酒店及餐飲服務業失業率維持在5.2%,處于三年來高位。此外,建造業失業率也顯著惡化。
目前,受疫情影響,整體經濟連續轉弱,勞工市場短期內則面臨更大壓力。
2003年,香港SARS時失業率一度高達8.7%,導致經濟負增加。
據專業人士預測,這次失業率將有機遇進步,除了因花費受疫情影響外,知識型經濟公司會發現可能根本不須要那么多人,而且不須要太大的辦公室,疫情之后,該類公司或將會脫離工業思維才有的輪班制及打卡制。若疫情連續下去,經濟或有滯脹風險。
在此,冀望港府的一系列紓困辦法,可以有效支撐因疫情受創界別、行業及其員工,避免大范圍企業倒閉潮或裁員呈現,從而進一步緩解經濟下行壓力。
(本文起源:證券時報網)
?掃一掃
18926071152
微信同號
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