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1-03-02 作者:港勤商務 瀏覽:
據報道,針對境內機構非法代理香港保險產品的行動,保監會近日表現將嚴格打擊,對相干違法行動將保持查處,絕不遷就。

保監會嚴打非法出售香港保險產品
近年來,內地人赴港買保險熱潮興起,不過,熱烈背后風險不容忽視。保監會表現,近年來,境內非法出售、非法代理香港保險產品增多,既搗亂境內保險市場秩序,誤導花費者、增長維權成本,又干擾國度外匯管理秩序,造成資產外流甚至黑錢清洗。
為此,自去年底保監會在上海、廣東、深圳等10個省市開展了打擊非法出售、非法代理香港保險產品專項行為。短短半年,已有1家公司被注銷,35個網站或微信公眾號被關閉,27個網站或微信公眾號采用整改辦法。北京工商大學保險研討中心主任王緒謹說,“《保險法》規定,境內從事保險運動,要設立經過保監會同意的保險機構;同時,出售保險產品也要經過保險部門同意,很顯然,被查處的既沒有機構,產品也沒有經過監管部門同意。”
北京保監局此前調研顯示,北京地域非法出售香港保單的主體重要有三種:一是以各類理財、咨詢機構為主導;二是在香港地域有分行的中資或外資銀行;三是個人代理,重要是部分有香港保險代理資歷的香港人到內地駐點,或內地居民到香港考代替理資歷后內地開辟業務。這次保監會專項行為顯示,微信公眾號成為推廣香港保險的主要渠道。通過這些渠道購置香港保險,一旦呈現問題根本無處投訴或維權,花費者權益存在宏大隱患。
而深圳保監局相干負責人提示,除了境內介紹,境外簽單是違法的,如果在境內出售香港保險境內簽單,也屬于非法的“地下保單”。既不受內地法律掩護,也不受香港法律掩護。
相干負責人介紹,《保險法》規定,未取得保險經營業務許可證從事保險業務,由保險監視管理機構予以取締,沒收違法所得,并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款。
去香港買保險有哪些風險?
其實,關于規范境外購置保險,去年4月保監會就曾宣布《關于內地居民赴港購置保險的風險提醒》,對于香港保單不受內地法律掩護、匯率風險、保單收益不肯定、退保喪失大等風險問題作出明白提醒。
此后,銀聯發文,制止銀聯卡在香港刷卡購置投資性保險;2016年底,外管局增強個人購匯管理,明白個人購匯不得用于境外購置人壽保險及投資性返還分紅類保險等尚未開放的項目。
國度外匯局綜合司原司長王允貴表現:“這些產品可能有些購置是處于跨境資產配置的須要,但是這項交易在外匯管理上屬于金融和資本項下的交易,尚未得到政策支撐。”
投資者到底應不應當赴港買保險?
不過,由于香港保險保費低、保障廣、產品豐碩等優勢,政策組合拳并未對內地居民赴港買保險積極性造成沖擊,2016年,內地居民到香港投保的新增保費更是到達了歷史新高。一方面是產品上的優勢,一方面是可能面臨的風險,投資者到底應不應當赴港買保險?王緒謹說,內地居民買香港保險,必需親赴香港并簽訂相干保險合同。雖然有的香港保險公司在內地設立機構,出售香港保險,但產品已經本地化,和內地保險產品區別不大。此外,內地保險市場更需反思,在保險產品設計和服務方面還有很多須要港勤之處。(記者公秀華)
?
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