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外貿人來說,增值稅和關稅這兩個詞,并不生疏。
在后臺,還是發(fā)明有些朋友對此有些疑問。
“歐盟國度內部之間的貿易,須要交增值稅嗎?”
“德國賣給荷蘭公司,他們之間是免關稅的,但是荷蘭的買家須要交增值稅嗎?”
今天就來聊聊,增值稅,關稅,畢竟是怎么一回事。

其實,關稅和增值稅,這是兩個概念。
關稅,本身就是一個“關境”的概念,關境可以小于國境,也可以大于國境。比如說,中國大陸和中國香港,是一國兩制,兩地海關各自執(zhí)法。所以香港制作出口大陸,就等于香港出口,大陸進口。但是香港和大陸,同屬一個中國。這個案例,表現(xiàn)了關境小于國境。
而歐盟的情形特別,是不同的成員國之間,組成的一個關稅同盟。
歐盟國度間貿易,是不存在關稅的。
也就是說,德國產品出口法國,法國不會征收關稅。意大利產品出口奧地利,同樣奧地利不會征收關稅。因為都屬于歐盟成員國。英國如果沒有脫歐,同樣是不存在歐盟國內部貿易和貨物流轉之間的關稅的。一旦脫歐,那就會麻煩許多,也須要重新跟歐盟國度會談關稅的細節(jié)了。這種情形下,每個國度都是獨立主權,但是歐盟完成了一個關稅聯(lián)盟,所以這個案例,是關境大于國境。
再說增值稅,這是貨物流轉進程中,所征收的附加稅,也是目前世界各國的重要稅種。
合法的情形下,任何產品要流入市場,都免不了增值稅.
歐盟內部成員國之間貿易,增值稅的情形相對龐雜一些,但是依然可以懂得為,“不反復征收”。比如歐洲的制作業(yè)大國德國,增值稅是19%,隔壁的法國,增值稅是20%。
那如果一個德國制作的杯子,出口到法國,應當繳納多少增值稅呢?
依照19%還是20%征收?還是德國征收19%,到了法國,再讓法國政府征收剩余的1%?
錯,不能想當然。
增值稅,是貨物最終出售的國度,來征收的一種稅款。一個德國制作的杯子,是出到法國,在法國超市里賣的,那繳納增值稅,是繳納給法國政府的,跟德國無關。
這么說可以懂得么?
說白了,就是貨發(fā)去哪個成員國,就有這個國度來征收增值稅。而出口方的政府,給增值稅部分的免稅,從而避免了反復征稅。
退稅?保稅區(qū)?
任何外幣,都是可以退稅的,因為退稅,跟哪種貨幣沒有關系。
退稅是因為,你的產品是出口的,國度勉勵出口,所以收取的增值稅,就退一部分給你。哪怕客人用人民幣給你付款,海外的人民幣屬于離岸人民幣,你可以懂得為一種特別的外匯,也是可以退稅的。
臺灣地域,跟中國大陸,是一個國度,兩種體制。所以你的貨出口臺灣地域,屬于“國境之內”,但是“關境之外”,是有退稅的。同理,澳門地域,香港地域,只要你的貨出口到這兩個地域,同樣有退稅。但如果出口的貨物退回,那就是另外一種情形了
聯(lián)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