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1-09-09 作者:港勤商務 瀏覽:
我經常聽到一些內審人員和我埋怨:

1、子公司太多了,500多家,香港公司人員才15個,每個公司的審計都是走情勢,不知道如何做。
2、我們是做專項審計,都是全查 ,不采取抽查了。查不出問題,可尷尬了,查不出問題,可尷尬了。必需排雷,一個一個的拆彈。但是全查太消耗時光。
最近感想也蠻多的:同樣工作年限,同樣的工作,不同的人獲得的經驗差別還是很大的。
2015年,我做了很詳細的年度審計籌劃,然后把時光都排得滿滿的,成果,審計績效不幻想。2016年開端,出績效的專項審計盤踞我整年時光,老板反而對這種審計比擬感興致。
那審計項目從何而來,就是對數據的剖析與斷定。我們公司有各種體系,每個月月底,是我最忙的時候。我會剖析各部門的業務數據,因為所有數據邏輯最終都會在體系留痕,我通過火析數據,監控規矩,異常查找,原因深度剖析,就能找到一些須要特殊關注的審計項目。
比如,2017年,我干了采購審計、出售審計、業務員提成審計、IT審計、物流審計、倉庫庫存審計、費用審計、委外加工審計、裝修審計、工程審計、重大資產銷售審計、廢舊物質變賣審計、行政審計、內控檢討、紀檢監察培訓、內控培訓、HR審計、戰略審計、環保審計、系統審計、離任審計、飛單監控翻閱、租賃審計、模具審計等等。
其實大數據時期了,全查沒問題但要抓住點。而體系不是剛好給了我們勤儉時光重點突破的機遇么。
審計不能只看表象知道個簡略的鉤稽關系,跟統計員有何區別。事出有異必有詐,你看到的只是數據異常的表象,深埋在下面的可能是前段的違規操作,好處交流。所有信息都是不對稱的,都須要交叉彌補驗證。依據發現的異常,集中優勢兵力突破風險掌握點異常,依附基本工作+敏感度+職業斷定+對業務的深刻水平。
歸根結底一句話:多用換位,用業務思維去看問題,剖析問題,把審計與業務融會。
港勤集團專業提供香港公司注冊,境外公司審計,商標注冊,秘書服務,法律咨詢等服務。經過多年打造與沉淀,公司客戶遍布全球。對每一位客戶的服務做到精益求精,讓每一位客戶感到服務滿意。

【返回上一頁】
上一篇:香港公司和個人開戶流程?
下一篇:香港公司成立后的運營?
掃一掃
18926071152
微信同號
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