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1-03-02 作者:港勤商務 瀏覽:
2016年,在龐雜多變的國際經濟金融環境下,香港特殊行政區保持把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作為施政重點,經濟安穩運行,堅持平和增加,失業率較低,出現穩中向好局勢。

香港特區統計處數據顯示,2016年1至3季度,香港GDP為17236億港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4%。2016年,香港經濟在證券、保險、房地產、零售等主要范疇閱歷了一些重大政策調整和市場變化,機會與挑戰并存,香港經濟在平和增加中追求突破。
“深港通”開通 資本市場更具活氣
12月5日,對香港資本市場具有重大意義的“深港通”開通。“深港通”是繼“滬港通”之后香港與內地資本市場進一步互聯互通的機制,將進一步增進人民幣跨境流動,有利于國際投資者經由香港市場更全面地投資內地市場,從而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和重要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的位置。
“深港通”的啟動標記著港、深、滬三大交易所奠定一個共同市場的框架,三大交易所目前合共逾70萬億的市值,成交額直逼紐交所,有望打造全球最領先的流通性最好的交易平臺,未來將有更為遼闊的發展遠景。
2016年,香港蟬聯全球IPO市場募資金額冠軍。知名咨詢公司畢馬威近日在香港宣布的IPO市場剖析報告指出,預計2016年香港IPO的集資金額將到達1950億元港幣,雖比去年稍有降落,但仍然蟬聯全球IPO市場集資金額冠軍,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位置穩定。
2016年,香港保險業增加迅猛。香港保險業監理處頒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香港保費總額為3273億港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20%。
樓市起伏較大 就業堅持穩固
樓市是香港百姓最為關注的民生話題之一。2016年,香港樓市的基礎格式是“先平庸后復蘇再平抑”,首季承接2015年下半年的淡況,樓市價量進一步回落,二手市場買賣登記宗數更在季內創下歷史新低;第二季和第三季則隨股市回升和外部的資金流入而有顯著反彈,量價均升;今年11月特區出臺新的調控辦法,全面進步非首置買家印花稅率至15%,復蘇不久的樓市再受克制,成交量再次萎縮。
依據香港土地注冊處的數據,截至12月14日,2016年整體住宅累錄5.71萬宗買賣登記,涉及金額約為4354.8億港元。按走勢推算,預計2016年全年登記量最終可達約5.86萬宗,同比升1%,全年物業成交總值將達約4436億港元,同比升4%。
香港特區于5年前開端加快賣地,目的將每年新增私樓供給單位增長到1.8萬至2萬個。展望未來,增長供給仍是釜底抽薪的措施,可以有效紓緩香港住宅短缺的情形。
國際物業參謀行仲量聯行日前宣布的全球《優質辦公樓租金追蹤指數報告》顯示,香港為全球優質辦公樓租金最昂貴的城市。與辦公樓需求火爆形成鮮明對照的是,香港商鋪租金下滑顯著。隨著內地游客赴港“血拼”熱潮消退,香港核心購物區銅鑼灣、旺角等紛紜呈現了為數不少的空鋪,租金降幅很大。
今年前10個月,內地訪港游客同比下滑8.2%,相比去年3%的跌幅有所擴展,其中以自由行來港的內地旅客則同比減少15.6%,這對香港經濟支柱之一的零售業的打擊可謂立竿見影。今年前10個月,香港整體零售額同比下跌8.9%,遠遠后進于過去10年9.1%的平均增幅。
香港特區統計處12月19日頒布的最新統計數字顯示,勞工市場在9月至11月繼續表示堅穩,維持全民就業。經季節性調整的失業率在持續8個期間維持于3.4%的程度后,微跌0.1個百分點至3.3%,而就業不足率則持續9個期間維持不變于1.4%。
推進創新及科技發展 抓住“一帶一路”機會
如何推進經濟較快發展、在平和增加中追求突破是香港面臨的急切問題。展望未來,專家以為突破點應當在推進創新及科技發展、抓住“一帶一路”機會上。
在產業方面,應推進創新及科技發展。中山大學港澳珠三角研討中心教授周運源指出,目前香港在整體經濟轉型和發展高新科技上仍有不足。因此,創新發展理念,高度器重發展高新技術,并開展與內地科技范疇合作,可能是香港未來繼續堅持國際競爭力的主要選擇。香港的工業必需走更高產值的路線,而高增值的產品不是創新產品,就是科技產品。
在地區方面,香港要用好國度“一帶一路”倡議提供的機會,尤其是配合國度機構及內地企業“走出去”,應用香港在金融、基建管理、專業服務等優勢,與沿線國度共同發展。專家以為,“一帶一路”的致勝要害可歸納為三大支柱創新范疇:一體化國際航貿基本設施、國際化航貿金融城市圈,以及數字化服務生態系統。香港在這三方面都能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
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