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1-03-02 作者:港勤商務 瀏覽:
據報道,在金融科技的發展趨勢下,流動支付成為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

盡管持牌機構致力在相干利用上推出多項功能,但香港市民在習性性驅使下,似乎對這類支付模式存有戒心。業界人士指出,流動支付模式在香港的發展仍有必定掣肘,要能激活港人使用流動支付,信譽額度成為要害一環。
消息科技發達的年代,講究的是效力,眼見內地電子支付風行,衣、食、行、娛樂等,只需一部銜接支付功能的智能手機,毋須帶備實體現金便可解決支付問題,香港金管局近月亦正式發放儲值支付工具牌照,香港電訊旗下HKTPayment是獲發SVF牌照的其中之一。
香港電訊支付業務主管梁海儀形容,流動支付等同于私人的財務管家,更主要是花費者把流動支付視為一種生涯的習性,相信隨著特區發放儲值牌照,有助加快香港本地流動支付市場的發展。
梁海儀舉例說,VR游戲PokémonGO從有到無再變淡,只是短短數星期的事,究竟市場改變得太快,花費者由接受到閑置的水平亦可以很快。
“我熱衷于利用電子貨幣,只因不想每日處置分店的現金,不過現有SVF牌照下的支付工具,并不是與信譽卡體系掛鉤,用戶不時須要充值,成為使用的障礙!”在香港設有逾270間零食連鎖店的阿信屋,負責人林偉駿以為,香港并不抗拒科技發展,在這個范疇上亦不算后進,但要進一步推廣流動支付,相干支付工具應要與相似信譽卡體系掛鉤。
林偉駿形容,香港人喜歡“先使未來錢”,相信具備信譽額的電子支付將更為受落。他續說,倘若SVF牌照持有人參加放貸行列,在出外用餐時,以流動支付付款,定必加速推進香港流動支付的發展。
金管局上周五(18日)發布,放寬網上銀行的免雙重認證轉帳限制,由原先兩日內最多3000元(港元,下同),大幅上調至每日上限5000元。
香港消息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相信,上調轉帳限額的支配,勢必有助香港流動支付的市場發展。不過他提到,流動支付在香港尚待成熟,部分花費者仍未放心采取新科技。
他舉例說:“推出18年的快易通(電子途徑收費體系),最初也并非突然獲市民接受,今天仍然有不少駕駛者沒有采取這種繳費方式”。
事實上,除了是習性性,安全問題亦成為窒礙電子支付的發展。網絡安全方案供給商F5Network香港暨臺灣區體系工程高等經理莊龍源預期,香港流動支付的下一步發展,將是從手機支付銜接至網上購物平臺,但當中要更細心斟酌網絡安全的因素。
他相信,只要市民有足夠的接受水平,配合市場推廣,香港在發展流動支付并沒有太大難題,但目前仍然缺少互通機制,究竟當中涉及多間持牌機構后臺體系對于交易處置的配合。
?
聯系我們